标题是赚钱,其实这里“钱”该引申下,泛指收益!

怎么养猪

农村出来的人都知道养猪的事情,大多数的农民养猪是赚不到啥钱的。特别是猪价格不高的时候,饲料的成本不会随着猪价立马降低(饲料只受供需关系控制,养猪的多,那么饲料必然贵,猪价下跌只会在一个猪周期之后养猪的少了才能在饲料上体现)。所以出现的一个常见现象是:辛辛苦苦一年,养猪还亏了几千块钱。

生猪周期一般的规律如下:

第一年生猪供应少,对应的价格会涨,这个时候农户看到涨价了就买小猪来养。第二年小猪没出栏,生猪涨到顶峰。第三年小猪出栏了,这时候供应增加,生猪价格下降,下降之后导致农民不养猪,那么第四年生猪供应又少了,生猪价格开始涨。这个时候回到了第一年的情况,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农民意识不到这个规律,跟风养猪,特别容易造成独木桥现象,掉河里了。而新希望或者牧原或者正邦这些大型养猪企业,它们的认知完全是降维式碾压。

其实不只是养猪,在农村特别容易造成羊群效应,我在农村待过,什么某年雨水多或者干旱,导致草莓量少价格猛涨,来年都去种草莓,结果前后两年对比价格会差5、6倍,而摘草莓的人工费每年都涨,所以在大跌的时候,农民宁可把草莓烂在地里也不摘,摘出来是负利润,你说还怎么玩?

你的绩效是你的直接领导决定?

初入职场的人总是很拘谨,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够总会过多感觉各种人的感受特别是直属领导,昨晚跟一个新同事聚餐,他就表现出同样的想法。其实想想自己,也有过同样的经历,特别是当时自己作为新人,周边熟的也是新人,没有作为灯塔一样的引路人,在工作初期的摸爬滚打过程中还是挺辛苦的。

不只是新人,有些老人也是会过多考虑直属主管看法。其实你仔细观察大厂的一些人,有些吃的开的,并不是只迎合直属领导,他会广泛发挥自己的社交,把关键节点都涉及到。有些人会跟leader的leader建立比较好的沟通渠道。

有这样一种场景,如果一个人被广泛地评价做事情好,有能力,特别是广泛的范围里面包含了他的leader的leader,那么这个人的主管只要不是太傻都不会去站到对立面去评价这个员工。

我举这个例子对应这样一种场景:如果某个leader特别难交流,或者跟你不是太对路子,那么你可以换一种思路,让更多关键节点上的人去认知你评价你,如果做到其他人能正面评价你,那么其实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个可能装逼一点的说法就是:”势“,或者”望“,不是有两个成语叫 大势所趋 众望所归么。

工作里面可以多做点,没有所谓的吃亏不吃亏,大不了当锻炼技能了,不是有熟能生巧这个说法吗?而且口碑就是在看来吃亏中攒起来的。在HW的时候以前一个老同事(他也是个主管)就教我别担心,你做的事情总有人看得到,去做就好了。

时刻记得自己的目标,至于方式可以去变通点。但是如果你认知不到这些方式,那么你拿不到这些方式带来的收益!

身边都是平凡人

在成都待久了,往往有一种错觉,身边都是悠闲享受懒散的人。特别是一些老城区,到处是喝茶打麻将的人。如果是冬天出个太阳,则会成群的人挤满各个公园,草地,学校,简直就是过年的热闹。

所以很容易让人觉得生活就是要好好享受,得过且过。哈哈,不浪费每一个能挤出来的时间(人的天性就是满足感越及时,人越容易上瘾,就越会沉溺其中)。

这只是你生活中接触的人。如果你把目光限制在生活中,那么确实你会发现未来就是那么地一眼可知,规律且似其他人。但是一但你把圈子扩大一点,就会发现完全是你想象之外的事情。

我搬家之后加了几个小区的群。这个小区有点特别,高低人群都有特别是老年人居多,小区是园林式适合养老,但是里面一些国企或者公务员人员比较多。

有2个小区的群,暂且称呼为群1群2吧,天天里面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特别是有几个苍蝇一样的人还起哄带头想搞小区自治,给出的口号是可以不用交物业费。而那些退休的大爷大妈没工作,最在乎的就是怎么省钱,有些脑子容易被洗地天然地就想拥护,理由也很充分,反正房子是自住,不会卖。他们就没想过,以后他们的孩子会继承房子,可能某天他们因为一些身体的特殊原因也会卖房子,如果是自治,这时候房子还能卖?

我在群里静静观察,发现总有那么几个人劝导那些自治派的思维方式是很有逻辑性的,而且高度不是太一样,其他的人就是情绪型去怼那些自治派,一天群里的消息能有个5、6百条,如果你认真地跟踪消息,你会发现自己非常疲惫,里面总是来来回回去扯一些常识性的事情,而且总会让你感觉你想走出一个空间却总是原地打转。有一次突然一个比较睿智邻居说了句他们有个炒股群,我就私信单独去加了群3。

结果进去之后,讨论的话题完全是另一个维度,大家从政治到经济到股票的涨幅给你有理有据分析地清清楚楚。更有几个专业点的,把股票的涨幅用线画出趋势,给出判读。里面更有几个常驻国外的(我在前面两个群看到过一些老人说过小区内很多人是在国外有房子的),给你实时报国外的情况。并且这个群里面的有几个同时也在群1群2,而这几个人在两个群的表现是差异很大的,越是有思想的人,越会约束自己,特别是一些无谓不值得的付出。

是的,群1群2让我有种后悔来了这个小区的冲动,群2让我因为这些人比较喜欢这个小区。他们灌输过来的新的知识让我有种还是小学生的感觉。你看,其实那些你看起来所谓的身边的平凡人中可能存在着一些让你惊奇的一面,而怎么去接触他们让你惊奇的一面,就要自己去想个办法接近了。

一点改变

其实挺简单的,保持一个好奇心,最好有点猎奇心(这里是一个褒义词),幸存者偏差害死人啊。如果一个女生怀孕了,可能看到满大街孕妇都多了。如果一个突然喜欢上一个牌子,就感觉跟很多人的品味相同,因为身边到处可以碰到穿这个牌子的陌生人。这不就是幸存者偏差吗?因为你喜欢或者你是,所以你就只会看到具备这些特质的人。但是身边更多的是不具备这些特质的人,而你所谓的很多,可能就是总量中一个微乎其微的因子。

保持社交上多接触不同领域的人,对于个人的认知提升挺关键的。如果圈子里全是跟自己相同职业的人,那么你会发现自己认知非常片面。

感谢微信、知乎、微博以及互联网等平台的大范围普及,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各行各业有成就的人的思想,但是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识几百人。多去实际接触吧,这样得到的知识更深刻些。

最后附上一张图,这个图的想表达的是那些被打弹孔最多的地方对飞机来讲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飞回来了,真正致命的是地方是那些坠落的飞机身上的弹孔位置。

feiji

————————-全文完——————————————————

如果你觉得受益欢迎赏杯咖啡,赞助点能量!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