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好在财年考核沟通,我就绩效考核的事情为切入点,来讲讲大厂里的宫斗。
所有的公司都涉及宫斗,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能免这个俗,给各位提供点参考,勿对号入座。
可能你做了啥真的没这么重要
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很早就有体感,对你的绩效评价不完全是基于你当前做了啥。也就是说你当前做了什么,并未起到关键作用。
我先从5、6年前的个人经历说起。
那年我带领团队去接业务,把一个产品从另一个大部门接到了当前部门。所谓接产品,就是先跟着原部门一起开发,然后边熟悉,边运维产品的问题,有搞不定的就让原部门的人协助。
过了一定的交接期,那么这个产品就是新部门的了,老部门的人撤走。
这个产品真的是比较难搞,作为一款很成功的产品,发货量很大,局点很多,大概7000多个,早期打市场,定制化的需求又很多,版本乱成一团,大概20-30个版本。没人说的清楚一些老版本是什么情况,而且有些老版本代码都找不到了。
所以当时我跟主管的定位把产品接过来,并保证线上的事故率降低一半,那么就比较成功了。
但是到年底考核的时候,跟我沟通,这块的输出让我不要重点讲,直接安排下一年的规划,怎么把新版本交付好,当时我就很郁闷。
后来我知道了,原来我们的大部门认为老产品,有过无功,做的再好也是别人种的树,如果不出大问题,只能说明别人以前的质量比较好。
有了这层内涵,我做的好与不好已经不重要了。
可能鸡蛋里挑骨头
大厂一般有强制比例考核。比如华为 就是10%的人A 85%B+ B , 5%C -D。 而阿里腾讯这种,基本就按 30%的3.75-4, 60%是3.5, 10%的3.25。
不管你团队做的多优秀,这个考核都是强制的。
TMD,有了这个鸟制度,你就知道并不是你做的不好而绩效不好,而是组织需要你不好,为了组织的KPI更符合正太分布。
我刚换到另一个公司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个情况,我认为我做的不错,而且觉得靠前还是很稳的,结果就被内部规则了。
这个规则就是刚来的新人,不管咋样,绩效给个中等就行了。把好的绩效留给更重要的老员工。
刚跳槽的新人是不可能再跳槽的。你看,把你的心里轨迹给摸的清澈见底,你能咋样?
而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沟通的时候,把一些你做的无关紧要的事情,或者干脆就是跟你实际扯不上关系的事情,往你身上安。
切记,不是你做的不好,是当前的安排对组织来讲风险最小,利益最大。
一朝天子一朝臣
其实挺烦这一点的,尼玛就是个公司,弄的好像有多大个官职似的,天天宫斗不断,装逼哄哄。
你能想像,一个几百号人的部门,就因为上层领导争夺盘子,A领导保不住自己的盘子了,为了不让盘子落到B的手中,宁愿把这个盘子送给完全没关系的C。
典型的,我得不到的宁可毁了你也别得到。
尼玛,领导挪个窝还能当领导,反正有现成的班子支持他的工作就好了。但是下层的卒子就惨了,一般一个技术人,你积累个几年的业务技能,如果切个方向,大部分都被洗白了。
没法,这个时候的切业务,跟换一个新公司代价差不多。好多人只能跳槽保持原来的业务领域。
所以我的看法是,别跟技术脱离的太远,如果是换公司,没技术功底的是比较被动的,基本拿不到的好的结果。
结束语
本文看了之后可能你左右不了什么,但是需要对形势有自己的判断,然后认清组织,敢于提出为组织做的牺牲,能把这个牺牲作为下一次不被牺牲的依据,别被当个老好人一直虐待。